芝兰有室 德馨吾师——记师德标兵孙俊三教授
Editor:admin Source:乐竞平台 Date:2016-11-07
孙俊三教授从教近三十载,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甘愿奉献,将自己全部的挚爱和深情都倾注于教育事业之中,用自己的爱与奉献默默诠释着“师德”的本真意义。
杏坛布道三十载春华秋实硕果丰
孙俊三教授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1994年调入湖南师范大学工作至今。孙教授曾任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湖南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第五届副理事长,湖南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职。从事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学、美育及德育原理的研究和本科、硕士以及博士的教学工作。
孙俊三教授治学严谨,著述颇丰。截至目前,孙教授已主编了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重点教材《教育原理》,《教育过程的审美意蕴》、《当代大众文化与青少年美育》等多部专著,并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06年,在孙俊三教授的带领下,教育系老师齐心协力,公共《教育学》获批成为湖南省精品建设课程。作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教授一直活跃在美育研究的前沿,他曾多次受邀到国内多所高校讲学、访问、研究。
此外,孙俊三教授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其中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素质教育与儿童少年审美能力培养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社会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案例与变式:教育过程审美模式的实践研究”等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孙教授兢兢业业的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褒奖,至今孙教授获得过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湖南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四项,他所指导的硕士生毕业论文也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面对这些让人钦羡的成绩,他总是淡然以待。孙教授尝言:“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做本分内的事,做应该做的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如农夫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有一种自足的乐趣”。正是凭借这种谦虚的治学态度和对平淡之美的追求,使得孙教授在教育研究的征途中不断攀登,臻于至善。
德厚流光韵芳雅风骨脱俗品自高
境由心造,孙俊三教授心性纯粹,率真豁达,风趣幽默。孙教授欣赏超脱、自在、从容、平和的轻灵境界,这是一种“以悠然之心,做本分之事”的闲莳心境。
凡是孙教授的学生都知道先生有一条不成文的“弟子规”,那就是孙教授只和学生过一个节日——教师节,还是先生自己掏腰包请学生吃饭。弟子们刚开始不甚理解,觉得过年过节去看望老师是理所应当的事,为什么拒绝呢?后来,我们才渐渐感悟到先生对学生的体贴和用心良苦,他这么做是不想增加学生们的经济负担。因为他觉得教师职业是崇高的,是一种良心活儿,需要一种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精神。孙教授的高拔脱俗,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那种逍遥自适的人格魅力。
师生的相遇是一种心灵和情感的沟通,师生同心同德,才能产生亲师重道的效果。孙俊三教授对学生充满感情,赏识、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在教育教学中,孙教授总是以亲切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谆谆教诲,正面启发,从未有过斥责之声。孙教授时常勉励学生不仅要扎扎实实做学问,还要学会做人,要具备活动和交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他十分关注学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毫不吝惜地提供帮助。2006届有个学生毕业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而自己还独自含辛茹苦地拉扯着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十分艰辛,孙教授觉察到了学生思想上的波动,便现身说法,鼓励她自立自强,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经过一番努力,这个学生终于自主创业,办起了规模不小的幼儿托管机构,自己当了老板。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这位毕业生充满深情地说道:“多亏了孙老师的热心支持和鼓励,我实现了自我价值”。还有一位毕业研究生想要继续深造,但他对报考哪所学校感到犹豫和彷徨,孙教授不仅鼓励他报考,还告诉他对自己要充满信心,最后该学生成功考取了博士而且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正是孙教授的一番话给了这位学生自信。教育家捷尔任斯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孙教授一直不懈地用心体悟着,用行动实践着这句话。
孙教授对学生关怀和帮助的事例不胜枚举,孙教授的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本凡人,虽不能达于澄明之境,但能够在闲莳之中,时时闻到自我心灵深处的缕缕清香,也是一种真幸福……虽然并不富足,但所赚的钱足以维持独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过一点点事情……经济适度宽裕,生活逍遥自在,这时候我才是最快乐和最成功的”。“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这正是孙教授为人之道和超然脱俗真性情的生动写照。
择屹立跋淖而行怀笃志育才无悔
孙教授的学生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段让人牵肠挂肚、忐忑不安的日子,孙老师生病住院的那段岁月。三月份的清晨,寒气袭人,天空中飘着濛濛细雨,毕业班的几位学生如约来到教科院,就论文的事向他请教,时间定在八点半,但是等到九点钟,一向守时的孙老师却还没有出现,电话也没人接。过了一两天,才得知孙老师生病住院的消息,弟子们焦急万分,迫不及待地来到医院,见到先生憔悴的模样,学生们心里真是难过极了,盼望着孙老师能早日恢复健康。
生病期间,孙老师身体虽然极为不适,但每次去看望的时候,他总是面带微笑地与学生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虽然身体依然很虚弱,但是孙老师的坚强与自信却深深地感染着弟子们。时间一天天过去,孙老师的身体也渐渐康复了,但还没有痊愈,当同事和学生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不着急工作的时候,孙老师却毅然回到了他那钟爱的三尺讲台,因为他忘不了那奉献一生、无法割舍的教育事业,忘不了那群他挂念着的学生。孙老师虽然比以前消瘦了,行走也不太方便,但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先生却越发高大伟岸了。
孙老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种幸福源自于辛勤努力后的收获,源自于真情付出后的喜悦,更是来自于一种面对困难时“唯怀大志不言败”的勇气和决心。作为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孙俊三教授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他只是用朴实无华的爱与奉献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和诺言,“技道兼修,以美育人”,为我们诠释着人民教师的本真意义。
附录:
“大爱无声,大道无形”——我心目中的孙老师
讲述人:沈又红(2006级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生)
我于1997年进入湖南师大教科院读本科,修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孙老师主讲的《教育原理》,硕士、博士阶段更有幸师从孙老师,如今已十年又三。与导师孙俊三教授的相遇是我的幸运,也是孙门弟子的幸运。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热爱、对学问人生的诚敬和智慧,深深影响了我,引导和激励着我学步为人治学之途。
以拳拳之心关爱学生
孙老师从不标榜如何对学生好,但他的学生无不感念他对学生无处不在而又无声无息的关心、帮助、尊重和体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他对学生的关心帮助都不遗余力。我在撰写硕士论文的时候,正值借调到省委组织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时常静不下心来写作,思路频频受阻,他没有责备,几次找我谈心,帮我理清思路,在我十分困顿的时候给予我宝贵的鼓励和指点,后来我的论文得到评审老师的一致好评,被评为优秀学位论文。一位师兄在写作博士论文的攻坚阶段由于太紧张,脾气不好,引发了尿频症状,几次在凌晨为了某个观点的酌定与导师争论,孙老师没有指责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指导,细心呵护,还要师母和我们这些同学开导和安慰他,帮他度过难关,顺利完成了学位论文。而就在这段时间,孙老师因为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住院近3个月。这位师兄回想起论文写作的过程,在论文答辩会上泣不成声。
孙门弟子入门的第一堂课就是接受不准给导师送礼、拜节和宴请导师的规训。一位在职硕士研究生将信将疑,在春节去拜访他,硬是被堵在门外。在这一点上导师和师母说到做到,一如既往,现在已经成为师门传统,谁也不敢、谁也不愿去打破它了。然而,在学生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却不遗余力的解囊相助,理由是“我有帮助你的条件,你们比我更需要资助”。杨润勇师兄在快毕业时打篮球伤了腿,行动起居很不方便,孙老师坚持要他住到自己家里近20天,尽心照顾。这一切,孙老师只是默默地去做,从不声张。
用孜孜之功治学育人
孙老师是一位十分勤奋的学者和老师。我两次陪他参加全国美育年会,在候车、乘车和开会之余,他做的事情就是津津有味地读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版的新作力作他基本上都读过,始终把握着学术前沿动态。
孙老师的课风趣幽默,信息量大,知识面宽,思想性强,深受学生喜欢。孙老师的文章见解独到、结构巧妙、文辞优美、情感真挚,广受读者好评。在教育原理和美育领域,孙老师是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者。由于孙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他的研究生专业基础扎实、学术基本功好、思维素质优良、人品好,广受用人单位和后续培养机构的青睐,一批学生已经成长为中青年学术骨干。
循闲适之道为人处世
孙老师在他的著作《教育原理》后记中真切地述说了他对待人生的闲适和洒脱。不拘于陈规俗务,不绊于名利欲望,本真做人,潇洒处世。这份闲适,是他在喧闹纷争、疲命应付、自我扭曲的当今社会中独守的一份恬淡和优雅,留存的一份学者、师者的智慧和品性;这份闲适,使他能排除干扰,悠然自得,执着于他所珍爱的读书、研究和教学生活,善待他的亲人、朋友、同事和学生,善待自己;这份闲适,与懒散全无关系,是他在不断参悟人生、审度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取舍精神和审美态度。
在一些人为了争取计件式“工分”疲于拼凑文章著作的大学校园,他始终坚持勤读书、多思考、少著述、出精品的诚实和责任,发表的文章经久耐读、发人深思、充满灵性。在一些人为了金钱四处走穴、多方“经营”的时代,他始终恪守求学问、致真知、育良才的本职,深受同行和学生的敬佩和喜爱。面对一些人欲望膨胀、贪恋私利、寻求刺激、随波逐流的习气,他不为所动,清正廉洁,洁身自好,始终坚守与学生君子之交的约定,与妻子相濡以沫,信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
大爱无声,大道无形。遇上孙老师,感受这份自然流淌、质朴淳厚的师爱和师道,是学生之幸。清末张之洞说过,“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有一批孙老师这样的学者良师在杏坛和学界孜孜耕耘,是教育之幸,是时代之幸,更是民族之幸。
淡泊名利,乐在教育
讲述人:高德凰、向芳(2009级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孙老师为了我们能按计划完成学业,不辞劳苦,身体状况稍好就坚持每周给我们讲授《元教育学》,该课程是我们接触教育学以来比较抽象难学的一门课程。在孙老师的精心安排下,该课程完满结束,通过孙老师平时的讲解和几次讨论会,再加上平时阅读指定的一些文章和书籍,使得我们的专业学习更进一步。
最让人感动的是,孙老师因身体的缘故,上下台阶都很吃力,但每次上课时都比我们早到教室,等待着新课程的开始。平时上课经常迟到的学生都按时来上课了,而且认真学习,刻苦钻研。
孙老师的课件内容非常充实,上课节奏把握的很好,课堂氛围也营造地十分融洽,每次都安排地井井有条。布置的讨论作业很有研究意义,也让大家在准备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孙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也通情达理,上课时看到有人没到,就会详细询问,而且要求没来的同学想办法补上讲授过的内容。孙老师对待自己是很严格的,因为身体的缘故,孙老师需要每隔半个小时就要活动一下腿脚,所以老师只要到了休息时间,就会在楼道上走路锻炼。
孙老师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对待学生爱护有加,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孙老师语言极其幽默,也很留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在孙老师的口中基本上听到的都是鼓励的话语,即便我们犯了错误,孙老师也会用善意的表达方式帮助我们改正。
孙老师总是对他的学生说,他一年中只过一个节日,那就是教师节,并且在这个节日中,孙老师会请全部的研究生聚餐。另外每逢研三的学生毕业,孙老师都会设宴送别研三的学长,并送出最美好的祝福。
孙老师淡泊名利,乐在教育,堪为青年教师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