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斯 刘煌斌 马鹤玲)4月2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院长心语吧”活动在学院七楼会议室召开。院长刘铁芳、副院长丁道群、容中逵、赵亮、党委副书记欧阳文芳、副处级专职组织员王赛波、学工办全体成员以及23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本期活动以“思政有‘聊’更有‘料’”为主题。欧阳文芳向大家介绍了开展“院长心语吧”的目的、形式及内容,他指出,开展本次活动的初衷在于通过师生共谈思政教育,使大家对思政教育的认识更加清晰,并集聚智慧,进一步完善学院思政工作。他鼓励大家积极分享个人感悟及疑惑,针对当前学院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在发言辩疑环节,刘煌斌、徐安迪、谢明、姚心蕊等学生代表立足于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对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困境的破除、发挥榜样力量与发展党团关系之间的联系、寻找思政宣传时严肃与活泼的平衡等方面提出个人见解和困惑。在谈到思政教育的建设时,刘煌斌从思政课程的学理困境进行探讨,认为在当今知识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思政课程知识应该起到促进美德发展的作用,让同学们在思政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知识背后蕴含的时代价值,让思政知识回归到践行美德的轨道上,真正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徐安迪结合专业学习的感悟表示,专业学习的驱动力不应该局限在找工作上,寻求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应当是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在如何发挥榜样力量的问题上,谢明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院五四团内评优受限于政治面貌,能否扩大评奖覆盖面,更大范围发挥榜样力量的引领作用。面对当下对功利主义的质疑,姚心蕊表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既要追求理想信念,也要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在拓展深化环节,刘铁芳就同学们对功利主义的思考指出,作为个体的人,功利不可避免,但不能唯功利,要去追求更高的价值,促进自我人生的实现。通过引用《爱因斯坦的旅游日记》中1922年爱因斯坦对当时中国居民状态的描绘与评价,他认为实现精神的充盈和呈现文明的气度是当下国人最需要做的事情。他强调,当代大学生要主动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连接,不断找寻自我提升的方式,广泛地参与思政实践,才能更好地认识思政教育的合理性及其魅力。
他就学院构建“五心”育人体系作了系统阐释,强调要以思政教育正心,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要以经典教育润心,通过大量阅读经典的方式,实现心灵的洞明和自身素质的提升;要以实践教育亮心,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强化服务国家社会的责任心;要以心理教育健心,关注自身和周围的世界,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强健的内心;要以生活教育暖心,优化办学条件,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暖心环境。
在自由讨论环节,王赛波对青年学子的政治信仰引领进行了解读,对同学们关于发展党团关系方面存在的疑惑作出了回应。她强调,思政教育是为了帮助青年更好地成长、成人。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会积极传达正确的党团认识,纠正大家的价值偏差。之后大家就不同阶段的思政教育如何落到实处、如何树立理想信念、网络披露的大学生思想品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观点交流。在谈到不同阶段的思政教育活动时,不少同学表示,相较于中学组织的思政教育活动,大学的思政教育应减少距离感,创新活动形式,提高针对性。对此,同学们联系“师大之星”展开讨论,认为榜样力量更能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希望学院充分发挥宣传优势,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大家就近期某大学研究生发表不当言论被取消公考成绩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对大学生思想品质提升、思政课程的评价方式优化、高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在总结环节,欧阳文芳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涵盖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道德情操等方方面面,“思想性”和“政治性”是其最鲜明的特点。面对之前谈论过程中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建议和疑惑,他表示,榜样的树立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是时下需要重点完善的部分,并引用朱光潜先生的“三此主义”勉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主动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担当任事、奋勇拼搏的青春篇章。
据悉,学院党委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出“院长心语吧”活动,通过定期举办茶话会、午餐会、沙龙、讲座等形式,由院长和其他院领导、专业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以“请学生过来”的方式调研。下一步,院领导班子还将走进学生寝室、教室、实验室、实习学校等,以“到学生中去”的方式开展调研,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切实优化办学环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奋力建设学生和社会满意的一流学院。